现有技术中土壤修复设备大多为单一功能设备,只具备土壤修复药剂的施撒功能,这些设备不具备智能控制、旋耕、平田等功能,同时,这些设备的药剂施撒装置不具备精确计量、均匀施撒等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同时进行旋耕作业、平田作业、药剂施撒作业的土壤修复设备,以提高作B体育官网 B体育网址业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土壤修复设备,包括车体,车体上设有操作台,所述车体的底部设有底盘动力机构,所述车体的前端设有施药机构,车体的后端设有旋耕机构,所述旋耕机构的后方设有固定于车体上的平田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施药机构包括设置在料仓下部的机槽、设置在机槽内的用于输送物料的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螺旋轴和设在螺旋轴上的螺旋叶片;所述机槽上部设有多个进料口,该机槽底部设有多个出料口;所述进料口和出料口错位布置,从而使得进料口与出料口之间通过相应的螺旋叶片隔开。
由此,所述进料口与出料口相互错开布置,在输送轴没有转动的情况下,进料口落下的物料只在进料口区域的螺旋槽内,利用螺旋叶片隔开形成的封闭区域,通过设计进料口与出料口相应的错开距离,可确保物料不会流到出料口,从而实现了料仓内的物料在输送轴不转动的情况下不会从出料口掉出来的功能。换句话说,工作时进料、出料顺畅,不工作时结构自锁而不漏料,即当螺旋输送轴不转动,料仓中输送物料不会从出料口漏出。
进一步地,还包括智能控制机构,该智能控制机构包括PLC控制器和用于监测土壤修复设备运行速度的速度传感器;所述速度传感器与PLC控制器电连接,PLC控制器与施药机构电连接。
运行时,速度传感器可监测土壤修复设备的运行速度,并将获得的运行速度信号传给PLC控制器(可编程控制器),PLC控制器对运行速度信号进行处理,PLC控制器根据运行速度信号的处理结果对施药机构发出控制信号,控制施药机构的施撒速度。
优选地,所述智能控制机构还包括触摸显示屏,所述触摸显示屏与PLC控制器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控制机构具有自动和手动两种控制模式,自动模式是指:设备在作业行驶过程中,施药机构的施撒速度可以与设备行驶速度自动匹配。也就是说,设备行驶速度快施药机构的施撒速度也相应加快,反之行驶速度慢施撒速度也相应减慢。自动控制模式主要是利用速度传感器检测设备的行驶速度,将速度信号传给PLC控制器,通过程序运算后将信号反馈给施药机构的驱动电机,以此来调节施药机构的施撒速度。手动模式是指:通过人工操作显示屏上的开关按钮来控制施药机构的开启和暂停,与设备行驶速度无关,施药机构的施撒速度通过人工调节来改变。自动模式和手动模式通过操作按钮进行切换。通过设计这两种不同的工作模式可以让整机设备具有以下几种作业状态:1、在自动模式下,可同时进行旋耕、平田、土壤修复等作业;施药机构的施撒速度与设备行驶速度相匹配;2、在手动模式下,也可同时进行旋耕、平田、土壤修复等作业、只不过施药机构的施撒速度为恒定速度,可通过人工调节;3,在手动模式下,当施药机构不启动时,设备可作为单独的旋耕机来使用,完成旋耕和平田作业;当施药机构启动,旋耕机不启动时,可作为单独的施药设备来使用。
进一步地,述旋耕机构上设有用于监测旋耕深度的耕深传感器,该耕深传感器与智能控制机构电连接。
旋耕机构上配置耕深传感器,可实时监测旋耕深度,耕深传感器有以下几点作用:1、监测旋耕深度,当耕深没有达到设定值时,设备不能运行作业;2、检测设备作业面积的合格率,作业面积合格率是指以设定耕深为参考值,允许作业时耕深在一定范围内正负波动,超出波动范围的视为不合格,当作业面积合格率在一定时间内超出设定范围后,系统就会报警,提示操作人员需要调整旋耕机深度。
进一步地,智能控制机构还包括GPS定位系统和GPRS通讯系统,可以让管理人员随时了解设备所在的地点以及设备所处的状态,并记录设备的作业轨迹;GPRS通讯系统可将将设备控制器统计的数据传输到后台数B-sport B体育官方网站据库,传输的数据包括设备作业的地点、作业面积、作业合格率、药剂施撒量、设备运行状态等。
优选地,土壤修复设备上所使用的施药机构采用自主研发的新结构,使其具有均匀施药,精确计量,自动锁料等功能;料斗里面配置料位传感器,当料斗内余料不足时就会自动报警,提示操作人员进行加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将旋耕作业、平田作业、土壤修复作业集成与一体,减少了作业工序,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通过智能控制系统达到智能控制的目的,具有GPS远程定位、远程监测、报工测亩、作业质量分析等功能,并通过GPRS将数据传输到数据库。
图中,1-平田机构;2-旋耕机构;3-底盘动力机构;4-智能控制机构;5-操作台;601-动力执行元件;602-输送装置;603-机槽;604-破拱装置;605-动力传递机构;606-料仓;607-进料口;608-出料口;609-物料;610-螺旋叶片;611-落料区域。
以下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本实用新型中,“前端”是指土壤修复设备靠近前进方向的一端,“后端”是指土壤修复设备远离前进方向的一端。相应地,“后方”也是只远离行驶B体育官网 B体育网址方向的一方。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土壤修复设备的结构简图。具体地,该土壤修复设备,包括车体7,车体7上设有操作台5,所述车体7的底部设有底盘动力机构3,所述车体7的前端设有施药机构6,车体7的后端设有旋耕机构2,所述旋耕机构2的后方设有固定于车体7上的平田机构1。
其中,施药机构包括安装在料仓606端部上的动力执行元件601、动力传递机构605、输送机构602、机槽603和破拱装置604。所述动力执行元件601不局限于马达、电机等。所述输送机构602采用螺旋输送结构,输送方式及结构只要起同等作用的都属于本实用新型范围。
在精确计量方面,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螺旋输送机构,螺旋轴的螺距和螺槽深度是固定的,因此螺旋轴每转一圈的输送量是一定的,通过调节驱动装置的转速就可精确控制物料的输送量,从而达到精确计量的目的。
如图6所示,所述机槽603的上部有多个进料口,下部有多个出料口,进料口、出料口与螺旋输送轴在设计上相互匹配,所述进料口与出料口是相互错开的,在输送轴没有转动的情况下,进料口落下的物料只在进料口区域的螺旋槽内,利用螺旋叶片隔开形成的封闭区域,通过设计进料口与出料口相应的错开距离,可确保物料不会流到出料口,从而实现了料仓内的物料在输送轴不转动的情况下不会从出料口掉出来的功能。换句话说,工作时进料、出料顺畅,不工作时结构自锁而不漏料,即当螺旋输送轴不转动,料仓中输送物料不会从出料口漏出。
所述破拱装置604用于料仓破拱,不局限于图中所示结构,其余形式的破拱结构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破拱装置下方为输送机构,破拱装置叶片不局限于螺旋、浆叶等形式,具有破拱作用的结构形式都属于本专利范围。所述动力传递机构605用于把动力源传递到破拱装置。所述料仓606用于储存物料。
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螺旋输送轴和设在螺旋输送轴上的螺旋叶片,在输送机构工作时,物料沿输送机轴向方向上均匀出料;在输送机构不工作时,螺旋轴不转动,物料不会从出料口漏出。同时,可通过控制执行元件601的转速来精确调节物料的出料量。
进一步地,还包括智能控制机构4,该智能控制机构4包括PLC控制器和用于监测农田修复设备速度的速度传感器,所述速度传感器与PLC控制器电连接,PLC控制器与施药机构电连接(见图2)。
运行时,速度传感器可监测土壤修复设备的运行速度,并将获得的运行速度信号传给PLC控制器,PLC控制器对运行速度信号进行处理,PLC控制器根据运行速度信号的处理结果对施药机构6发出控制信号,控制施药机构6的施撒速度。
旋耕机构2上设有用于监测旋耕深度的耕深传感器,该耕深传感器与智能控制机构电连接。所述土壤修复设备的底盘为履带底盘。
在农田土壤修复作业方面,本实用新型将施药机构、旋耕机构、平田机构集成安装在底盘动力机构上,在作业过程中施药机构将修复药粉均匀施撒在土壤表面上,优选地,施药机构、旋耕机构、平田机构和底盘动力机构分别与智能控制机构电连接,通过智能控制机构对各部件进行控制,协调各部件的作业参数,以获得良好的作业效果。随着设备的行进,后端的旋耕机将土壤打散,旋耕深度可达15cm、并将土壤表面的药粉与土壤进行均匀混合。后端的平田机构再将旋耕机打散的土壤进行平整处理。通过该实用新型的农田修复设备可将农田修复、农田旋耕、农田平整三道工序集成在一起完成。从而大大减少了工作量,节省了资源成本。
在智能控制方面,本实用新型采用液晶显示操作屏,在操作屏上可以调节施药机构的药剂施撒量、监测设备的行进速度、显示设备的位置信息、显示设备的作业面积和作业轨迹等。配置GPS定位系统,可对设备进行远程监测,并通过GPRS将数据传输到数据库,传输的数据内容包括设备的位置信息、药剂的使用量、作业轨迹、作业面积、设备的运行状态等。通过数据分析可生成作业质量报表。
上述实施例阐明的内容应当理解为这些实施例仅用于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入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