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X技术最新专利建筑材料工具的制造及其制品处理技术
1.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装饰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装饰工程用拌灰土设备。
2.灰土是中国北方传统的建筑材料之一,用黏土、石灰加水拌和夯实而成,是具有灰化淀积层的矿质土壤。三七灰土即指,以石灰、黏土按一定的比例配置而成的具有较高强度的建筑材料。在建筑装饰工程抹灰时,需要先搅拌灰土,目前使用的拌灰土设备,多是采用人搅拌,劳动量大,效率低。
3.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装饰工程用拌灰土设备,能够在装置内部进行快速充分的搅拌混合,搅拌混合效率高,能够进行喷水加水的同时进行进料,实现防尘加水的效果,具备缓震的效果,整体结构稳定,实用性强。
4.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建筑装饰工程用拌灰土设备,包括支撑底座、搅拌放置主体、进料斗、筛网、防尘喷水组件、上搅拌电机、下搅拌电机、上搅拌组件和下搅拌组件,所述搅拌放置主体设于支撑底座上,所述进料斗设于搅拌放置主体上,所述筛网呈对称设置设于搅拌放置主体上端壁两侧且设于进料斗内,所述防尘喷水组件设于搅拌放置主体上部,所述搅拌放置主体上端中部设有上驱动腔,所述上搅拌电机设于上驱动腔内,所述支撑底座内设有下驱动腔,所述下搅拌电机设于下驱动腔内,所述上搅拌组件设于搅拌放置主体内,所述下搅拌组件设于搅拌放置主体内且呈围绕上搅拌组件设置,所述下搅拌组件包括搅拌支撑轴、搅拌主体、连接杆和支撑杆,所述搅拌支撑轴一端设于下搅拌电机输出端,所述搅拌支撑轴另一端设于搅拌放置主体内,所述搅拌主体设于搅拌支撑轴上,所述搅拌主体呈梯形设置,所述支撑杆呈对称设置设于搅拌主体内两侧,所述连接杆设于支撑杆和搅拌主体内壁之间。
5.进一步地,所述上搅拌组件包括搅拌杆和搅拌件,所述搅拌主体上端设有搅拌连接环,所述搅拌杆一端设于上搅拌电机输出端,所述搅拌杆另一端呈贯穿搅拌连接环设置,所述搅拌件设于搅拌杆上且设于搅拌连接环下方,所述搅拌件呈均匀间隔设置,配合下搅拌组件对搅拌放置主体内部进行充分的搅拌。
6.进一步地,所述防尘喷水组件包括储水槽、抽水电机、防尘管和防尘喷头,所述储水槽设于搅拌放置主体侧壁上,所述抽水电机设于储水槽上,所述防尘管呈环形设置,所述防尘管设于搅拌放置主体内上部,所述防尘喷头呈均匀间隔设置设于防尘管内壁上,所述抽水电机与储水槽管线连接,所述抽水电机与防尘管管线连接,起到喷水加水防尘的效果。
7.进一步地,所述下驱动腔与支撑底座底壁之间设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两侧呈对称设置设有防滑橡胶垫,起到防滑减震的效果。
8.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底座两相对侧壁呈对称设置设有把手,便于移动本装置。
9.进一步地,所述进料斗上设有防护上盖,所述防护上盖上设有提手,便于打开和关闭进料斗。
10.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装饰工程用拌灰土设备,通过设置的上搅拌组件和下搅拌组件的相互配合,实现对搅拌放置主体内部的充分搅拌混合;通过设置的防尘喷水组件,实现对搅拌放置主体内部进行喷水加水防尘的效果;本装置能够在装置内部进行快速充分的搅拌混合,搅拌混合效率高,能够进行喷水加水的同时进行进料,实现防尘加水的效果,具备缓震的效果,整体结构稳定,实用性强。
11.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装饰工程用拌灰土设备的防尘管结构示意图。
15.在附图中:1、包括支撑底座,2、搅拌放置主体,3、进料斗,4、筛网,5、防尘喷水组件,6、上搅拌电机,7、下搅拌电机,8、上搅拌组件,9、下搅拌组件,10、上驱动腔,11、下驱动腔,12、搅拌支撑轴,13、搅拌主体,14、连接杆,15、支撑杆,16、搅拌杆,17、搅拌件,18、储水槽,19、抽水电机,20、防尘管,21、防尘喷头,22、减震弹簧,23、防滑橡胶垫,24、把手,25、防护上盖,26、提手。
1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7.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3所示,一种建筑装饰工程用拌灰土设备,它包括支撑底座1、搅拌放置主体2、进料斗3、筛网4、防尘喷水组件5、上搅拌电机6、下搅拌电机7、上搅拌组件8和下搅拌组件9,所述搅拌放置主体2设于支撑底座上,所述进料斗3设于搅拌放置主体2上,所述筛网4呈对称设置设于搅拌放置主体2上端壁两侧且设于进料斗3内,所述防尘喷水组件5设于搅拌放置主体2上部,所述搅拌放置主体2上端中部设有上驱动腔10,所述上搅拌电机6设于上驱动腔10内,所述支撑底座内设有下驱动腔11,所述下搅拌电机7设于下驱动腔11内,所述上搅拌组件8设于搅拌放置主体2内,所述下搅拌组件9设于搅拌放置主体2内且呈围绕上搅拌组件8设置,所述下搅拌组件9包括搅拌支撑轴12、搅拌主体13、连接杆14和支撑杆15,所述
搅拌支撑轴12一端设于下搅拌电机7输出端,所述搅拌支撑轴12另一端设于搅拌放置主体2内,所述搅拌主体13设于搅拌支撑轴12上,所述搅拌主体13呈梯形设置,所述支撑杆15呈对称设置设于搅拌主体13内两侧,所述连接杆14设于支撑杆15和搅拌主体13内壁之间。
19.其中,所述上搅拌组件8包括搅拌杆16和搅拌件17,所述搅拌主体13上端设有搅拌连接环,所述搅拌杆16一端设于上搅拌电机6输出端,所述搅拌杆16另一端呈贯穿搅拌连接环设置,所述搅拌件17设于搅拌杆16上且设于搅拌连接环下方,所述搅拌件17呈均匀间隔B体育平台 B体育网站设置,配合下搅拌组件9对搅拌放置主体2内部进行充分的搅拌;所述防尘喷水组件5包括储水槽18、抽水电机19、防尘管20和防尘喷头21,所述储水槽18设于搅拌放置主体2侧壁上,所述抽水电机19设于储水槽18上,所述防尘管20呈环形设置,所述防尘管20设于搅拌放置主体2内上部,所述防尘喷头21呈均匀间隔设置设于防尘管20内壁上,所述抽水电机19与储水槽18管线管线连接,起到喷水加水防尘的效果;所述下驱动腔11与支撑底座底壁之间设有减震弹簧22,所述减震弹簧22两侧呈对称设置设有防滑橡胶垫23,起到防滑减震的效果;所述支撑底座两相对侧壁呈对称设置设有把手24,便于移动本装置;所述进料斗3上设有防护上盖25,所述防护上盖25上设有提手26,便于打开和关闭进料斗3。
20.具体使用时,操作人员打开进料斗3上的防护上盖25,将需要搅拌的料体倒入进料斗3,并通过筛网4的过滤进入搅拌放置主体2内部;启动抽水电机19,抽水电机19将储水槽18内水泵入防尘管20,并通过防尘喷头21喷出;启动上搅拌电机6,上搅拌电机6输出端转动带动搅拌杆16转动,搅拌杆16转动带动搅拌件17转动;启动下搅拌电机7,下搅拌电机7输出端转动带动搅拌支撑轴12转动,搅拌支撑轴12转动带动搅拌主体13转动,搅拌主体13转动带动连接杆14和支撑杆15同步转动,上搅拌组件8和下搅拌组件9相互配合对搅拌放置主体2内部混合料体进行充分的搅拌混合。
21.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您需求助技术专家,请点此查看客服电线. 金属材料表面改性技术 2. 超硬陶瓷材料制备与表面硬化 3. 规整纳米材料制备及应用研究
1: 建筑节能 绿色建筑能耗的模拟与检测(EnergyPlus);建筑碳排放和生命周期评价;城市微气候、建筑能耗与太阳能技术的相互影响;地理信息系统(GIS)和空间回归方法用于城市建筑能耗分析;不确定性、敏感性分析和机器学习方法应用于建筑能耗分析(R);贝叶斯方法用于城市和单体建筑能源分析 2: 过
1.复杂产品系统创新设计 2.计算机辅助产品设计及制造 3.专利布局及规避策略等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