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推动各项目标任务落实落地落细,根据《2022年张掖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要点》,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工作要点。
1.推动落实《2022年农村厕所革命实施方案》,坚持因地制宜、宜水则水、宜旱则旱,确保年内新建卫生户厕2532座。(县农业农村局、县卫健局牵头)
2.坚持农村改厕与问题厕所摸排整改两手抓、两促进,常态化开展问题户厕摸排整改“回头看”,及时发现问题、即知即改、整改提升。严格执行农村卫生户厕验收程序,严把验收标准,杜绝新改建厕所发生质量问题。(县农业农村局、县卫健局牵头)
3.强化厕所革命技术支持,分层分级分类举办农村改厕技术培训班,加强改厕模式选择、施工技术、竣工验收、后续管护等方面培训,提升相关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水平。(县卫健局、县农业农村局牵头)
4.推进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积极申报实施2022年省级农村厕所粪污集中处理及资源化利用试点项目。充分发挥村级组织和农民主体作用,引导组建社会化、专业化、职业化服务队伍,建立健全便捷经济的粪污清掏和资源化利用服务体系,全过程、全方位抓好后续管护工作。(县农业农村局牵头)
5.各镇要总结提炼改厕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向省市推荐一批农村厕所革命典型范例,集中进行宣传推广。(县农业农村局牵头)
6.做好《旅游厕所质量要求及评定》国家标准宣传、培训和贯彻工作,加快高标准旅游公厕布点修建,着力推进家庭卫生间、移动厕所和智能厕所建设,推动“厕所革命”走向城乡、迈向全域。(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牵头)
7.推动落实《甘肃省农村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统筹县、镇、村三级设施和服务,优化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设施建设布局,健全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选择应用不同类型的收集、转运和处理模式,推进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建设。(县住建局牵头)
8.加快推进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因地制宜采用小型化、分散化的无害化处理方式,选择符合环保要求、成熟可靠的无害化垃圾处理工艺,规划建设无害化垃圾处理设施,满足农村生活垃圾终端处理需求。(县住建局牵头)
9.探索建立“户分类投放、村分拣收集、镇回收清运、有机垃圾就地生态处理”的垃圾分类处理体系,加强分类处置设施配套,制定便于实施、易于监督的农村垃圾分类措施,减少垃圾出村处理量,基本实现农村可回收垃圾资源化利用,易腐烂垃圾、煤渣灰土、建筑垃圾尽量就地就近消纳,有毒有害垃圾单独收集贮存和处置,其他垃圾无害化处理。(县住建局牵头)
10.协同推进农村有机生活垃圾、厕所粪污、畜禽粪污和尾菜、秸秆等农业生产有机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以镇或行政村为单位建设一批区域农村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置利用中心,探索就地就近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路径。(县住建局、县农业农村局牵头)
11.推进废旧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县农业农村局牵头)
12.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与厕所革命有效衔接,聚焦水源保护区、城乡结合部、镇政府驻地、中心村、旅游风景区、人口集聚区等人口居住集中区域,按照以城带乡、就近联建、独立建设的做法,因地制宜采用污染治理与资源化利用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生态措施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模式和工艺,分类有序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市生态环境局民乐分局牵头)
13.定期组织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摸底排查,重点对农村房前屋后、河塘沟渠、镇政府驻地村、中心村、村级产业集中区、畜禽养殖密集区和群众关注度较高的公共区域和重点区域进行全面摸底排查,确保全县无农村黑臭水体。(市生态环境局民乐分局牵头)
14.认真落实《河长湖长履职规范(试行)》,督促村级河湖长通过订立村规民约、开展河湖日常巡查等方式不断强化履职。结合公益性岗位设置,不断完善基层巡河员、护河员机制,打通河湖管理保护“最后一公里”,建立健全水生态持续改善的长效运行维护机制。(县水务局牵头)
15.实施“四区四线”农村人居环境提升行动,以城市郊区、乡镇街区、旅游景区、示范园区,铁路沿线、公路沿线、旅游景区沿线、生态走廊沿线村庄为重点,分区分类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重点工作,全县“四区四线”区域内村庄人居环境实现“十无”(无残垣断壁、无破棚烂圈、无乱搭乱建、无乱涂乱画、无黑臭水体、无塑料污染、无乱堆乱放、无秸秆留田、无漏管失管、无脏乱反弹)目标。(县农业农村局、县住建局牵头)
16.加强乡村规划建设,科学编制“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集聚提升类村庄重在完善人居环境基础设施,推动农村人居环境与产业发展互促互进,提升建设管护水平。城郊融合类村庄重在加快实现城乡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管护一体化;特色保护类村庄重在保护自然历史文化特色资源、尊重原住居民生活形态和生活习惯,加快改善人居环境。(县自然资源局牵头)
17.深入开展民乐县空心村分类治理行动,重度“空心村”和已经明确的搬迁撤并类村庄不再列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范围,中度“空心村”(空心化率50-70%以上的村)和轻度“空心村”(空心化率50%以下的村)采取风貌改造、修缮改造等方式,保持村庄干净整洁,保障现有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稳定运行。(县发改局、县民政局、县自然资源局、县农业农村局牵头)
18.由产权单位会同相关部门加强农村电力线、通信线、广播电视线“三线”维护梳理工作,全面彻底清理空中“蜘蛛网”,消除安全隐患,实现布线“按规范架设,保证安全”,切实做到线杆架设整齐,线路布设有序、无安全隐患。(供电公司、广电网络公司、县工信局、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牵头)
19.健全村庄应急管理体系,指导自然灾害高风险村庄统筹利用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和场地资源空间,合理布局应急避难场所和防汛、消防等救灾设施设备,畅通安全通道。结合乡村建设行动,同步推进消防队(站)、消防供水、消防车通道建设,明确消防基础设施管护责任。(县应急管理局牵头)
20.关注特殊人群需求,有条件的地方开展农村无障碍环境建设和改造。(县民政局牵头)
21.深入实施乡村绿化美化行动,以“森林小镇”和“森林乡村”创建为抓手,积极引导村镇利用现状地形、地貌特点,因地制宜开展街道、庭院绿化美化和围村林建设,提升村容村貌。(县林草局牵头)
22.扎实有效实施水系连通及水资源优化配置,打造县域综合治水示范样板。(县水务局牵头)
23.结合农房改造和质量B体育平台 B体育网站提升行动、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依托“三个示范区”建设,采取中心村安置或联村集中安置模式修建住宅,统筹实施风貌改造,因地B体育网页版 B体育官网入口制宜,加强特色、风格、色调引导,优化村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综合性小城镇,服务带动周边农村发展。(县住建局、县发改局、县自然资源局牵头)
24.编制村容村貌提升导B体育网页版 B体育官网入口则,加强村庄风貌引导,因地制宜定位特色风貌,营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风貌。加强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传统村落和民居的保护与利用,落实中国传统村落挂牌保护制度,结合地方特色资源和历史文化,建立一批科普性强的农耕体验基地、教育基地和农耕文化馆。(县自然资源局、县住建局牵头)
25.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同步开展“清洁村庄”创优活动,通过激励先进,鞭策后进,不断提高全县“清洁村庄”创建水平。(县农业农村局牵头)
26.结合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爱国卫生运动、卫生镇村创建、美丽家园建设,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常态化开展、长效化保持。督促指导各镇村推进铁路沿线村庄塑料薄膜等治理。(县农业农村局、县卫健局牵头)
27.深入推进村级公益性设施共管共享工作,合理设置村庄保洁等公益性岗位,推动公益性岗位人员村组全覆盖,优先聘用符合条件的农村低收入人员。建立健全设施建设管护标准规范等制度,推动农村厕所、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设备和村庄保洁等一体化运行管护。(县农业农村局、县住建局、市生态环境局民乐分局牵头)
28.加强农村精神文明教育,深入推进实施《甘肃省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在建设文明乡风、提升农民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县委宣传部牵头)
29.将使用卫生厕所、做好垃圾分类、养成文明习惯等纳入学校、家庭、社会教育,推广“小手拉大手”等示范引导活动,加强青少年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推动青少年参与各类环保实践活动。(县教育局、团县委牵头)
30.加大健康教育宣传力度,普及卫生健康和疾病防治知识,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宣讲和志愿服务活动,提高农民健康素养。把转变农民思想观念、推行文明健康生活方式作为农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深入开展卫生县城(乡镇)创建,大力推进健康村镇建设。(县卫健局、县教育局牵头)
31.深化“文明村镇”“绿色家庭”“美丽庭院”“五星文明户”和身边好人等创建选树活动,通过环境卫生“红黑榜”、流动小红旗、“随手拍”APP 平台、村民微信群,对破坏村庄环境行为加强批评教育和约束管理,充分发挥“巾帼家美积分超市”作用,激发广大农村家庭整治庭院卫生、参与公共环境治理和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县民政局、县妇联牵头)
32.切实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和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驻村帮扶工作队贴近群众的优势,组织动员农民群众自觉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健全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充分运用“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引导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社、村民等全程参与农村人居环境相关规划、建设、运营和管理。(县委组织部、县民政局牵头)
33.组织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落实中央和省级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财政奖补政策。落实农村人居环境相关设施建设用地、用水用电保障及有关税收优惠政策。引导各类金融机构依法合规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供信贷支持。落实村庄建设项目简易审批有关要求。降低准入门槛,鼓励村级组织和乡村建设工匠等承接农村人居环境小型工程项目,具备条件的可采取以工代赈等方式。(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自然资源局、县住建局、县农业农村局、人行民乐县支行、国家税务总局民乐县税务局按职责分工分别牵头)
34.加大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在县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中的权重,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纳入县委、县政府督查检查计划,严格按照年初科学制定指标、年中落实重点工作、年底严格考核程序的目标管理机制,紧盯关键环节和重点目标任务,强化跟踪问效,适时组织开展专项督查检查,及时反馈问题,通报情况。(县农业农村局牵头)
35.加强农村人居环境领域区域合作交流,适时组织召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现场会,展示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管护技术产品,总结经验做法,部署推动工作。(县农业农村局牵头)
36.积极B体育平台 B体育网站对接县内外高校、科研单位、企业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关键技术、工艺和装备研发。围绕绿色低碳发展,强化农村人居环境领域节能节水降耗、资源循环利用等新技术新产品研发推广。(县科技局、县农业农村局牵头)
37.加强农村人居环境领域技能人才、科技人才培养和人才队伍建设,通过选派科技人才、科技特派员等形式,选派规划、建筑、园艺、环境等相关专业人才到基层开展技术示范、指导培训等工作。(县科技局、县农业农村局牵头)
38.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标准化试点工作,依法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相关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创新监管机制,适时开展抽检,严守质量安全底线。(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农业农村局、县住建局、市生态环境局民乐分局牵头)
39.加强宣传引导,适时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体宣传活动,采取设置公益广告牌、悬挂宣传横幅、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广泛宣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及时总结宣传推广好典型、好经验、好做法,努力营造全方位动员、全社会关心支持的良好氛围。(县委宣传部、县农业农村局、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县卫健局牵头)
主办:民乐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民乐县信息服务中心 网站标识码:6207220004